四季度消费不宜过高期待 生猪价格或震荡偏弱

一、三季度行情回顾

回顾三季度,生猪市场整体呈现“倒V”走势,生猪主力LH2409于8月5日创下年内高点19365元/吨,换月后生猪LH2411也延续前期涨势触及19000关口,后开始震荡回落。

上涨阶段(6月25日-8月15日):2023年4月-2024年3月能繁母猪数决定2024年猪价,从去年8月起能繁母猪开始去化模式,对应今年5月-12月生猪出栏环比减少,理论生猪供应压力减轻,一定程度上利好猪价。但是二育入场间接造成阶段性生猪供应减少,促使猪价上涨逾一个月之久。期间强降雨天气阻碍猪源流通,且市场对猪价看涨热度不减,二育积极性较高,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促使生猪供应偏紧。

震荡回落阶段(8月16日至今)随着二育行为减弱,猪价短期内急速回落,市场认为猪价峰值已过,养殖端挺价情绪松动。8月下旬受需求转强预期引导,猪价有所反弹。同时月下旬生猪出栏积极,但8月并未完成出栏计划,二育猪的释放,生猪出栏的增加以及猪肉消费不及预期,生猪市场持续下跌,跌破万八关口。近年生猪市场“旺季不旺”特征较为明显,逢节必跌也成为近年常态,今年也不例外。且月下旬生猪出栏计划较多,市场供应充足,生猪供需失衡,不利于猪价。目前生猪主力LH2411已跌破17000,供需形势依旧偏弱。

图:生猪期货价格

四季度消费不宜过高期待 生猪价格或震荡偏弱

截至9月27日,生猪主力合约LH2411收盘价16880元/吨,月跌幅7.53%。

二、现货价格走势

(一)生猪价格先涨后跌

三季度生猪价格整体呈现先涨后跌的态势。生猪现货价格于8月创下年内高点,截至目前全国生猪均价已跌至18元+/公斤区间,距离8月的高点已下跌了2块多/公斤。据中国养猪网数据,截至9月27日,外三元生猪价格为18.01元/公斤,较6月底上涨0.02元/公斤。内三元生猪价格为18.05元/公斤,较6月底上涨0.18元/公斤。可以说猪价在经历一波涨势后再次回到二季度的水平。

(二)仔猪价格回落

仔猪价格与生猪价格息息相关,自第二季度以来,生猪价格一路飙升,甚至突破10元大关,并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仔猪价格随之大幅上涨之后,自6月中下旬开始大幅走低。常理而言,仔猪补栏旺季在春季的3-5月,四季度历来是仔猪补栏淡季,当前补栏的仔猪按照约6个月的育肥周期推算,将在明年春节后出栏,属于传统行情低点时段。虽然仔猪价格较前几个月已明显降低,但同比去年仍然处于高位,市场补栏较为谨慎。

9月第3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41.0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2.6%,跌破近4个月低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同比上涨32.3%。华北地区价格较高,为43.47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6.68元/公斤。

三、生猪供需情况分析

(一)母猪存栏结束增长,但生猪产能持续增长

8月已经结束了2024年度的能繁母猪数增长,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6万头,较7月水平小幅下滑0.12%,同比下滑4.83%,较本轮产能周期低点3992万头仅增长了1.1%,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5%,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

尽管母猪存栏有所减少,全国的生猪产能却依旧在缓慢增长当中。全国中大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8%。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指出:中大猪存栏量已经连续3个月回升,预示着9月份、10月份生猪出栏上市量将持续增加,正好对应国庆生猪市场的消费需求,秋冬猪肉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

近期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持续较快增长,8月份环比增长0.7%,其中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量连续3个月高于4000万头,这对于明年春节后猪价走势将产生影响。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据此指出:从目前情况看,新生仔猪数量还将继续增加,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这些仔猪将在明年春节后的消费淡季上市,可能会拉低猪价。

8月在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量0.12%的基础上,新生仔猪数量却环比增长0.7%,两者间相差明显。这反映出当下养殖端生产力的显著提升,更意味着未来实际出栏量持续增长。

(二)生猪出栏均重由增转降

7-8月二育猪市场积极,生猪出栏体重不断攀升。随生猪价格持续回落,养殖端对后市的预期不断降低,部分养殖户节前除出栏大体重猪源,亦认价出栏少部分标猪货源。加之担忧国庆长假期间运输受阻及检疫部门放假,规模场提前出栏部分小体重猪源,整体生猪出栏体重再次下降。Mysteel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26日当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为123.95公斤,较上周降0.30公斤,环比降0.24%,降至5周低点,仍高于去年同期,同比涨1.53%。

(三)标肥价差季节性变化支撑二育入场

从季节性角度来看,四季度南北高温天气逐渐褪去,市场需求逐步增强,肥猪消化能力不断增大,标肥价差呈现季节性由负转正的规律变化,肥猪高于标猪价差多在0.2-0.8元/公斤。随节前二育出栏节奏加快,东北、河南、山东区域出栏在4-5成不等,局部二育出栏率达6-7成。随四季度腌腊灌肠及节日大猪消费预期带动,养殖端后续仍存逢低入场意愿。

(四)进口猪肉优势不在

国内猪肉供应充足,且进口冻品价格优势不足,进口贸易商采购相对谨慎,猪肉进口量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海关总署9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猪肉进口量为9万吨,同比下滑15.0%;1-8月猪肉进口量为70万吨,同比下滑40.5%。

8月份以来,进口冻品价格跟随国内生猪价格止涨回调,冻品出库积极性提高,进口产品仍维持偏弱状态,这进一步印证目前进口贸易商乐观预期不高,采购心态较为谨慎。四季度生猪屠宰量或继续增加,生猪及猪肉价格或震荡回落,进口产品上涨乏力,叠加消费或较为分散,难以支撑贸易商乐观预期,因此四季度进口量或继续下滑,难破“10”万吨。

(五)市场大环境限制,猪肉消费不能过高期待

三季度猪肉消费较前期有所转强,但屠企开工始终处于同期比较低的水平。主要是整体消费环境向好程度有限,牛羊肉价格下跌,替代作用增强,且屠企冻品库存走货,持续挤占生猪市场。1-8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5829万头,同比下降13.1%。

四、饲料成本持续走弱,对猪价支撑有限

2024年以来,饲料原料啊价格持续走低,带动饲料价格持续下滑。而玉米价格更是于9月快速下跌,玉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下跌近200元/吨,和7月初相比跌幅高达300元/吨。这反映出玉米走势非常不妙,市场恐慌情绪延,导致玉米价格下跌。在供应方面,国内主产区新玉米上市量不断增加,陈粮库存陆续抛售,加上进口玉米持续投放等,令市场供应相对宽松,再加上养殖端的猪价从上涨转为下跌,饲企补库心态较为谨慎,饲用需求放量有限,玉米价格承压下行。此外豆粕方面9月初以来开始低位反弹,拉涨近200元/吨。直到9月中旬,豆粕价格的涨势才渐渐放缓,在3100元/吨附近维持区间震荡。主要是油厂豆粕库存依然较高,不支持豆粕价格持续上涨。按照目前的豆粕消化进度,预计10月下旬油厂豆粕库存压力将明显较少,加上大豆进口减少,大豆库存下降,预计届时豆粕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的反弹。整体来看,当前原料行情有利于饲料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9月第三周生猪产品、鸡蛋、羊肉、玉米、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下跌,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50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4%,同比下跌18.3%。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3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4%;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6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8%。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40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30.9%。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2.7%。

数据显示,9月27日玉米价格为2393元/吨,较7月初下跌82元/吨。9月27日豆粕价格为3147元/吨,较7月初下跌230元/吨。

五、养殖利润随猪价波动

由于今年饲料价格不断走弱,成本对生猪养殖利润变化的影响较小,更多跟随猪价的趋势变动,养殖端也在猪价涨至高位获利颇丰。随着猪价的回落,养殖利润也有所收窄。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盈利368.14元/头,9月20日为盈利463.56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盈利185.28元/头,9月20日为盈利284.21元/头。

六、后市展望

供给方面,直至月末,理论生猪供应环月减少,但生猪产能不断提升,且规模猪企四季度出栏计划增多,今年1-8月16家上市公司平均出栏目标完成率为49%,较去年同期慢14个百分点,为集中冲刺年度目标,叠加二次育肥或集中出栏,四季度生猪出栏增量较明显,不利于猪价。

需求方面,后续气温逐步降低,终端需求或有所好转,11月、12月的腌腊消费将是需求支撑的一大亮点。但从国内大环境形势来看,猪肉消费不宜过分乐观。首先从今年生猪需求“旺季不旺”的非季节性特征来看,今年的表现也不容乐观;其次居民对肉类的消费种类也逐渐丰富,水产、牛羊肉价格走弱,对猪肉的替代作用增强。

综合来看,四季度生猪供应量增加,需求增加有限,供大于求的格局或使猪价承压下滑。

风险点:生猪出栏节奏、二育补栏变化、需求变化

(来源:和合期货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农产品期货
金属期货
化工期货
能源期货

现货价格

化工
钢铁
农产品
能源
橡塑
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