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偏鹰言论限制涨幅 油价预计维持区间震荡

一、行情回顾

本周原油期货价格冲高回落,周度上涨。OPEC+减产政策延续,EIA及OPEC上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推动油价上涨,后期EIA原油库存意外增加,IEA需求预测悲观以及美联储偏鹰言论限制油价涨幅。截至本周五收盘,SC原油主连合约收盘价602.8元/桶,较上周五收盘价上涨3.24%。

美联储偏鹰言论限制涨幅 油价预计维持区间震荡

截至周五收盘,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收于82.46美元/桶,较上周五收盘价上涨3.76%;WTI原油主力合约收于77.86美元/桶,较上周五收盘价下跌上涨3.29%。

二、供给分析

(一)欧佩克原油供应情况

欧佩克+将在2025年实现3972.5万桶/日的产量。欧佩克+同意将阿联酋2025年的产量配额从现在的290万桶/日提高到351.9万桶/日。关于欧佩克+减产措施,欧佩克+将200万桶/日的集体性减产措施延长至2025年结束。已经正式同意将“自愿减产措施”(220万桶/日)延长至2024年9月底。但计划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间逐步取消每日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欧佩克+'补偿性减产措施”(约166万桶/旧)将在2025年全年保持有效。

5月OPEC 12个成员国的总产量为2,663万桶/日,高于4月的2,660万桶/日。

(二)美国原油供应情况

截至6月7日当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20万桶,比前周日均产量高10万桶,比去年同期日均产量增加80.0万桶。

截至6月7日当周,未来产量的先行指标--美国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总数减少6座,至594座,三周内连续第二周下降。贝克休斯表示,钻机总数较去年同期减少101座。贝克休斯表示,本周石油钻机数减少4座,至492座,亦为2022年1月以来最低水准;天然气钻机数减少2座至98座,至2021年10月以来最低。

(三)俄罗斯原油供应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作为欧佩克+协议的一部分,俄罗斯必须在6月份将石油产量削减至900万桶日。2024年俄罗斯的官方生产配额是995万桶日,但在2023年4月宣布自愿性减产后,该配额降至945万桶日。随后,2023年底,俄罗斯宣布进一步自愿性减产,每月产量和出口量累计减少47.1万桶日,具体来说,俄罗斯应该在4月份减产35万桶日,出口量减少12.1万桶日;5月份分别减少40万桶日和7.1万桶日;并且应该在6月份只减产47.1万桶日。俄罗斯的产量应为4月910万桶日、5月905万桶/日、6月897.9万桶/日。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周四与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一起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活动时表示,如果OPEC+认为市场不够强劲,可以暂停或逆转增产。

三、需求分析

EIA、OPEC发表乐观需求展望。EIA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从之前估计的9O万桶日上调至110万桶日,而OPEC则维持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相对强劲增长的预期,因受到对今年下半年旅行和旅游业的预期影响。

据外电6月11日消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二坚持其对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相对强劲增长的预测,尽管第一季度的石油使用量低于预期,并表示旅游业将支持今年下半年的石油消费。

OPEC在月度报告中表示,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5万桶/日,2025年将增加185万桶/日。这两项预测均与上月持平。OPEC在报告中表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继续稳步增长,预测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30万桶/日。

而国际能源署(IEA)则预期悲观:本十年末全球石油将出现重大过剩,大幅下调今年需求增长预测至96万桶/日。IEA预测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仅为96万桶/日,远比OPEC悲观得多,并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供应增加可能会在本十年末对油价产生压力。

截至6月7日当周,美国炼厂加工总量平均每天1704.7万桶,比前一周减少9.8万桶;炼油厂开工率95%,比前一周下降0.4个百分点。

上周美国原油进口量平均每天830.4万桶,比前一周增长124.5万桶,成品油日均进口量182桶,比前一周减少12.1万桶。截至6月7日当周,美国石油需求总量日均1921.9万桶,比前一周低129.1万桶;其中美国汽油日需求量9O4万桶,比前一周高9.4万桶;馏分油日均需求量364.9万桶,比前一周日均高28.2万桶。

印度的石油需求依然稳健。印度政府石油规划和分析小组(PPAC)的数据显示,印度4月份的石油需求平均为529.5万桶/日,同比增长6.3%。燃料需求增长涨跌不一,汽油需求同比跳增14.1%,而柴油需求则较为迟滞,下降1.4%。渣打银行预测,印度2024年的石油需求将同比增长265万桶/日,速度慢于4月份的31.3万桶日,但远高于国际能源署(IEA)预估的增长18万桶/日。

5月份中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但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1%,与上月基本持平。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

中国国内原油地方炼厂开工率有所回升。截止6月13日,炼厂产能开工率为55.62%,同比下降6.07%,环比上涨0.58%。

中国4月原油进口增加。中国外贸向好态势明显,4月出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海关总署网站5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原油进口量为4,472.1万吨,1-4月原油进口量为18,206.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

中国4月成品油进口量为567.4万吨,1-4月成品油进口为1,773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6%。

中国4月天然气进口量为1,029.6万吨,1-4月天然气进口量为4,30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0.7%。

数据还显示,中国4月成品油出口量为455.1万吨,1-4月成品油出口量为1,937.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11.5%。

四、库存分析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加工量减少,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美国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增加。EIA报告显示,截至6月7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8.30178亿桶,比前一周增长406.9万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59652亿桶,比前一周增长373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33512亿桶,比前一周增长256.5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2366亿桶,比前一周增长8.2万桶。

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原油库存33815万桶,减少159.3万桶。过去的一周,美国石油战略储备3.70526/亿桶,增加了33.9万桶。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160%;比过去五年同期低4%;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5.70%;比过去五年同期略低;馏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8.35%,比过去五年同期低7%。美国商业石油库存总量增长1146万桶。

五、宏观消息

国外方面,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落地。与市场预期一致,会议选择第七次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5.50%区间不变。对于经济前景的展望,相较于3月会议,本次会议承认通胀最近几个月取得小幅的进一步发展,并上调了今明两年的PCE和核心PCE预期,将今年的PCE和核心PCE预期均提高0.2%,明年的PCE和核心PCE预期均上调0.1%。此外,美联储维持2024—2026年的GDP增速预期不变,但小幅上调明年失业率预期,并上调了长期的失业率判断。上述数据表明,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美联储官员持积极态度,对通胀回落、经济稳步运行、失业率不会大幅上升而实现经济软着陆存乐观预期。

美国最新通胀数据释放利好。数据显示,美国5月未季调CPI年率、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季调后CPI月率、季调后核心CPI月率均超预期出现不同幅度的回落。其中,5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3.3%。较预期值(3.40%)与前值(3.40%),下行0.1%,而5月季调后CPI环比持平,较前值0.3%回落明显。此外,美国5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同比增速为3.4%,低于预期值3.5%,增速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美国5月份核心通胀率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劳工统计局公布,5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环比增长0.2%,同比增幅3.4%,创三年多来最低水平。美国5月PPI环比下降0.2%,创下自2023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低于预估的0.1%,且较4月份的0.5%有显著下降。同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3万人,跃升至9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4.2万人,超出市场预期的22.5万。后期通胀压力有望进一步减轻。

最新“点阵图”显示,年内降息次数降至仅一次,释放出偏鹰的信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会后强调,尽管美国通胀已大幅缓解但仍过高,还不足以给美联储降息的信心。

国内方面,2024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

2024年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3%。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六、行情展望

本周OPEC+成员国纷纷表态对此前的超产进行补偿性减产,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情绪。OPEC+以及EIA发表乐观需求展望,上调了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与此同时,IEA却对原油未来需求预期悲观。尽管美国通胀数据放缓但美联储言论偏鹰,引发人们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综合来看,减产政策及需求旺季到来对油价有支撑,预计下周油价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来源:和合期货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农产品期货
金属期货
化工期货
能源期货

现货价格

化工
钢铁
农产品
能源
橡塑
建材